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党风廉政
以史为鉴—申子请罪
发布日期:2021-01-23    作者:    来源:    点击量:1989    分享到:

申子名叫申不害,在韩国做了15年的宰相。有一天,国君韩昭侯一脸难色地对他说:“实行法制太不容易了。”

“有什么不容易呀?”申不害胸有成竹地说,“实行法制,首先要赏罚分明,不徇私情,有功的人给赏,有才能的人封官。而您虽然制定了法律,却常常私下里接受亲戚宠臣的请求,自己徇情枉法,还要求别人依法办事,那当然很不容易了。”昭侯听了这话很觉难堪,但还是接受了申不害的批评:“承蒙先生指正,从今以后,我知道该怎样执行法律了。”

没过几日,申不害的堂哥来到京城,想谋个一官半职。申不害就到国君面前说情,想给堂哥要个官位。韩昭侯听罢低头无语,过了好一阵子才说:“这好像不是先生一向教给我的吧?我是违背先生的谆谆告诫,开个后门破坏法制呢?还是遵照先生的教训,不开这个后门呢?”申不害听了这话满脸羞愧,伏地请罪。

以史为鉴

申不害刚刚教训了国君,一转身就来给家人开后门,这实在是对知法犯法者的极大嘲讽,而韩昭侯的回答更耐人寻味,值得今人深思。

看看近年来落马的一些高官,在反腐倡廉中他们“信誓旦旦”,在“依法治国”中他们慷慨陈词……然而,对自己的腐败却装着浑然不知,不但不去反省自己,反而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罪行找庇护伞,直到东窗事发,才从“明知故犯”的迷梦中惊醒。

试问,这些人不懂法吗?非也!他们不但懂法,还深谙“法理”呢!其实,这些人就是故事中的申不害,是知法犯法,是真正的“两面人”,他们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。

来源:《兴廉政 问初心——历史的镜鉴(漫画版)》

整理:杨倩